无废景区
“无废景区”是指通过将景区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从而使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景区管理模式。和工厂、学校、医院等一样,“无废景区”是“无废细胞”的重要单元,也是“无废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全面推进涪陵区“无废城市细胞”建设,营造“无废城市”共创共建共享氛围,武陵山大裂谷景区和工程景区积极开展“无废景区”建设工作,成立专项工作小组,量身制定创建“无废景区”实施方案,提升武陵山大裂谷和工程品牌形象,促进景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武陵山大裂谷景区围绕组织管理、生态维护、整体环境、环境污染防治、固体废物管理、宣传活动等方面开展“无废景区”创建工作。
工程景区也专门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项工作推进会,对创建任务进行细化分工,落实责任,明确“无废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将纳入年度重点,实行考核挂钩,确保创建达标。
1
重视生态维护,优化景区环境
武陵山大裂谷景区内动植物种类超过种,其中,有香樟、楠木、南方红豆杉、水杉等珍稀树种,有金钱豹、云豹、红腹锦鸡等珍禽异兽,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珍贵的宝藏。因此,景区在设施维护过程中,尤为重视生态环境的维护,对周边环境、动植物、水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武陵山大裂谷景区和工程景区每年接待上百万游客,为了给游客创造一个舒适、整洁的游玩环境,景区倡导“全员保洁”制度,推行景区环境精细化管理标准。
景区定期对各个景点、休憩设施、商服等区域进行集中清扫,为进一步提升沿途环境质量,还对通景道路、公路标牌、护栏设施等进行定期清理,从外到内打造整洁环境。
此外,武陵山大裂谷景区还积极推进厕所建设和清洁工作,园区内现有7座3A级,5座2A级厕所,厕位个,厕所服务区域实现游线全覆盖,提供消毒洗手液、电吹风、卫生纸等物资,安排清洁人员每日清洁通风。新中式巴渝风格的建筑外观将厕所融入自然景色中,成为大裂谷的一道景观。
2
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严守生态环境风险“底线”
两个景区在固体废物的管理上也格外严格,景区内定点安放垃圾箱,要求专人及时清扫垃圾,达到日产日清。
工程景区全面实行禁塑,使用全生物可降解一次性垃圾袋、餐盒等物品,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处置,确保景区整体良好,生态环境卫生,为游客营造优美的旅游环境。
武陵山大裂谷景区严格管理餐饮厨房油烟净化处理,确保不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提倡节约用水、循环用水等方式,减少污水排放量,并在景区内设立生化处理站,就近处理污水。
此外,景区在绿化采用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化肥农药包装废弃物全部回收处理,旅游商品采用简易包装,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
3
全方位激活“无废细胞”
动员游客积极参与“无废景区”建设
为让游客真正参与到“无废景区”的建设中,景区全面推行网络购票制,游客可以在线上购买武陵山大裂谷景区和工程景区的门票,减少纸质门票使用的同时也为游客节省了线下排队购票的时间。
在宣传活动方面,武陵山大裂谷景区在园区多处张贴“无废城市”主题的海报,采用生态材料设置引导标识,提倡游客使用电子手册,每年组织一次以“无废城市”为主题的社会公益活动,全方位提升景区工作人员和游客的“无废”观念。
工程景区通过设立宣传牌、印制宣传册等,加大和普及垃圾分类、禁塑等“无废”宣传,提高“无废城市”、“无废旅游景区”创建知晓度,让游客和员工认识创建的意义和作用。
下一步,武陵山大裂谷景区和工程景区将持续开展“无废”行动,坚持环境优先、生态优先的原则,营造崇尚无废、节约资源、绿色环保的旅游氛围,进一步提升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让文明生态旅游与绿色发展成为主旋律,让“无废”理念深入503。
春日将过,抓住春天的小尾巴,来武陵山大裂谷和工程感受“无废景区”满满的生命力吧!在超高负氧离子含量的景区内净肺净心;在云雾阁前偶遇裂谷猴;在天门洞的绝壁之间揽胜探奇;在古乐坊中聆听天籁、静待知音;在青天峡地缝中仰望“一米阳光”;在惊世军工巨洞中探秘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