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病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度好文丨免疫治疗偏头痛治疗新方向 [复制链接]

1#

深度好文,医生必读丨偏头痛治疗新方向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单侧为主的中重度搏动样头痛,常持续4~72h,体力活动后加重,常见的伴随症状包括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全球约有10亿患者,其中女性居多。根据《GlobalBurdenofDiseaseStudy》的数据显示,偏头痛是导致失能的第二大原因,其导致的失能患者数量超过其他所有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失能患者数量总和。

我国偏头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原发性头痛患病率高达23.8%,其中偏头痛患病率为9.3%,紧张型头痛为10.8%。

头痛的分类

图1ICHD-3将头痛分三大部分14类

继发性头痛的危险信号1.全身症状,包括发烧;

2.肿瘤病史;

3.神经功能缺损(包括意识障碍);

4.突发性或者突发性发作;

5.年龄较大(65岁以后发病);

6.头痛表现改变或最近出现新的头痛;

7.体位性头痛;

8.打喷嚏、咳嗽或者运动引起的痛觉;

9.视神经乳头水肿;

10.进行性头痛和不典型表现;

11.怀孕或产褥期;

12.伴有自主神经症状的眼痛;

13.外伤后头痛;

14.免疫系统病理状态,如HIV;

15.头痛发作时过度使用止痛药或新药。

偏头痛临床特点偏头痛发作的临床过程不仅仅是头痛,除头痛的表现外还有非头痛的症状。偏头痛的发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头痛之前会出现前驱期和先兆期,之后会出现恢复期。偏头痛前驱期发生在头痛期出现的前1~2d,患者出现非头痛症状,例如反复哈欠、多尿、颈部发硬、疲乏、情绪改变、光敏感和声音敏感。先兆期目前有六大症状:视觉先兆、感觉先兆、语言先兆、运动(偏瘫)先兆、脑干先兆和视网膜先兆。头痛发生前有先兆和非痛性事件,非痛性事件可分为前驱症状和诱发因素。日常诱发因素不能稳定诱发出偏头痛,大部分诱发因素没有存在的客观证明,部分诱发因素与前驱症状之间关系密切,比如光敏和光诱发,嗅觉敏感和味道诱发等。年—年12医院头痛中心和其他9个临床神经中心研究入组了名偏头痛就诊的患者,女性名,男性名。其中有先兆偏头痛名,无先兆偏头痛名。儿童偏头痛名。21.5%的偏头痛患者有前驱症状的体验(无先兆20.1%,有先兆30.0%)。

偏头痛发病机制关于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与遗传、离子通道、神经递质和脑环路相关。

偏头痛遗传学特点偏头痛家族史常见,遗传率约42%。一项全基因组关联荟萃分析发现偏头痛有38个易感基因位点,而偏头痛的风险变异在血管和内脏平滑肌相关基因中富集。这些发现引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